当前位置 > 创意文化 > 创意设计 > 浏览文章

创新和设计,正视设计的力量(3)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1/7/11 15:41:35
导读:    眼下最令人震撼的商业奇迹是如何出现的?创新和设计,会是浙江企业突围的下一张王牌吗?设计与市场的对接难题,又该如何破解?     iPhone4是如此的畅销,iPad2更是卖断货……为什么苹果和乔布斯总
    蒋文君称,“苹果”创造的营销奇迹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设计,但估计很少有企业能够看到苹果王国“一切以设计为先导,一切为设计让步”的这个原则。蒋文君对“苹果”王国的设计理解是,为了传达设计师的理念和意图,公司会在工艺、材料、软件等各方面积极配合,而且几乎是不计代价的配合,这些执着和付出最终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坚持设计的宗旨并将设计内容传递到产品的每一个细枝末节,蒋文君称,很少有企业能做到像苹果这样的坚持。她平时去一些企业做设计评审时,发现参加评审会的除了公司老总、技术部人员外,还有销售部、财务部等各方人士。“设计方案要和市场接轨,需要市场的信息,这没有错。”蒋文君的意思是,这类评审会的结果往往是,因为市场因素而改变当初产品设计的初衷,最终难以传递真正的设计思想。
    杭州瑞德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晋常宝认为,“苹果”的成功在于其设计元素既满足了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又满足了情感需求。“如果苹果手机贴的是另外一个品牌的标贴,哪怕使用功能一样,情感上肯定不同。”晋常宝的看法和蒋文君基本一致,他认为苹果公司这种接近偏执的忠于设计的表达,是对设计的尊重和将设计转化成生产力的一种坚持。
    晋常宝指出,现在也有企业在讲创新,但在要为创新付出成本时,很多企业难免犹豫。
    “从一个设计设想到一个方案,再到具体的一个产品,这其中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晋常宝提到了小商品市场,当市场上存在大量雷同的商品时,企业往往会被卷入价格竞争,而这种低价竞争的结果是削弱了企业竞争力,于是,企业更舍不得对设计进行投入,而设计投入的减少又会使产品更趋同质化……
    这样的恶性循环的怪圈,谁来终结它?

    从制造到创造 必须要走的“设计之路”

    说到小商品市场,人们自然会想到义乌。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陈苑一直关注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变化。“几年前,扎堆跟风生产的模式非常普遍,如今这种风气正渐渐隐退,市场上新奇特产品越来越多。薄利、微利时代已经不是商人们今后追随的目标。”陈苑认为,因为商人们知道同质化竞争只会导致自相残杀,创新设计才能带来活力。
    在采访过程中,陈苑提到了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此人名叫赵奔奔。赵奔奔的一个创新设计给义乌的一家企业创造了新的商机,此前她在本科期间有一年多时间坚持为企业兼职做产品设计,毕业后她直接挑起了该企业的设计重任并取得了成绩。“义乌的企业在用人方面胆子很大,对创新型人才格外重视。”陈苑认为,企业大量引进设计人才也是对创新追求的实际表现。
    “有些企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可能会有一些模仿。”陈苑称,这就像绘画必然先经过临摹一样,企业经历了从模仿到改良的过程后,才开始创新,模仿的过程于是成了最初的一个学习过程。“我想,中国的工业设计从制造走向创造,是必然的趋势。”陈苑认为,工业设计不仅包含了产品的外观设计,还包含了功能、材料、结构、色彩、界面等方面,技术含量很高,工业设计做得好,不仅能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还能降低企业成本,降低原材料消耗。
    浙江大学心理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指出,基于长远考虑,创新是企业建立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最有力法宝,但企业永远都要核算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创新也一样,必须将其纳入成本和市场需求的考虑范畴。“我觉得,企业如果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考虑,不妨一次创新先改进一点,一次快市场半步即可,这样可以控制成本。”这位老师的第二点建议是,企业需要建立产品技术核心科研团队,或者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以便取得长期的科技前沿动态与成果,产学研的转化与应用是让企业“四两拨千斤”的好方法之一。当然,企业还需要建立快速的市场创新反馈机制。

关键词:设计,创新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每日商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