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创新转型 > 文化创意经济 > 浏览文章

蔡志忠这样理解文化创意产业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4/30 10:18:10
导读:

    蔡志忠这样理解文化创意产业:要有文化要有创意还要有把前者产业化的能力。

    两岸三地文化创意论坛昨在杭州举行,蔡志忠、黄玉郎、夏达等嘉宾“星光”熠熠,他们短短的演讲,赢得了无数掌声。

    蔡志忠首先登台,这个自称3岁半开始思考、4岁半决定从事漫画的大师,所绘的国学系列,曾经在台湾畅销榜上连续十个月占据榜首位置,并创下4000万册的销售总量。

    这么牛的大师,在昨天的专业场合,却更愿意和大家聊聊家庭教育:

    “女儿小时候,是我负责载她去上学,有一天,女儿拿出一张纸拍在我脸上:老蔡,您签个字吧。我一看,是张数学试卷,上面是一个硕大的鸭蛋。

    “要知道,数学考试是有选择题的,哪怕是全填‘A’、或者是全填‘C’,都能得分,要考零分,也是需要‘能力’的。

    “我对女儿说:你考零分我也觉得高兴,你如果考59分,我才会觉得悲哀,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要学会抛弃,敢于抛弃,然后全力以赴做你会的,就像人的一生中,我们不可能去追两只兔子,然后两只都追到,我们只能追一只兔子。”

    “我的长处就在画画。”蔡志忠说,“文化创意产业,三个词拆开,就是一个成功者所具备的要素——要有文化、要有创意、要有把前者产业化的能力。前两者我合格,后一个就不是我的强项。

    “所以,我放弃了后者,还把工作室建在了杭州转塘的凤凰创意谷,让更多有此能力的人一起实现这个梦想,大家一起努力,通过创意把文化变成产业。”

    美国人拿了中国两个元素——熊猫和武术,一部《功夫熊猫》就横扫全球,让中国的动漫人很是汗颜,香港动漫大师黄玉郎对此触动很大。

    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动漫,由于盗版日本漫画泛滥,四面楚歌。

    “因为我太懒,懒得换工作;也因为我太爱,舍不得丢下漫画。”于是在很多动漫画家改行的年代,黄玉郎和他的《龙虎门》活了下来,从1970年开始,《龙虎门》的故事一画就是40年。

    一个故事,一画就是40年,需要不断地加入新故事、新创意。

    “动漫产业就像一座大山,每爬一米,就有不一样的风景,我相信,只要坚持到山顶,风景肯定是最迷人的。”黄玉郎说。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都市快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