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创新转型 > 文化创意经济 > 浏览文章

以四个创新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4/15 18:47:12
导读:

    建设学习型城市和创新型城市,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杭州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的需要。创新是城市永葆活力的前提,而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则需要不断学习。可以说,学习是创新的第一步,但学习也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实现学习目标。

    要在学习理念上有所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支配行为。只有不断更新学习理念,才能更好地付诸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实践,尽快实现预期目标。未来社会,成功者将是那些在竞争中比对手学习得更快的组织和个人。

    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科技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迅速变化,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必须破除“少小求学,老大图闲”的旧观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一种境界、一种时尚、一种觉悟、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养成自觉行动,成为经常化、普遍化的行为,贯穿生命全过程,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二是要树立开放的理念。在我国,目前正处于内部的现代化浪潮和外部的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并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江干区的新定位是“杭州新门户,都市新中心”,作为原处城郊接合部的江干向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心跨越转型,树立开放的学习理念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以开放的理念,广泛学习中心区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是要树立全民的理念。一座学习型、创新型城市的诞生,单一创新主体或政府、或企业、或个体均难以完成,创新的主体依赖于杭州全体的市民和新杭州人。把城市中的各个细胞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学习型组织,是创建学习型城区的核心内容。只有每个行业、每个单位、每个人都能够从竞争的压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适应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需要,从而实现“杭州新门户,都市新中心”的共同愿景。

    四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建活动必须以丰富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立足于调动和激发全体市民主动学习、大胆创新的积极性,培养全体市民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和城区的综合竞争力。

    要在学习组织方式上有所创新

    首先是要有超前的学习规划。学习型、创新型城区的建设,不是短期的、运动式的一项任务,而是江干发展的根本和城区永久的目标,必须深入扎实、全面持久、锲而不舍地推进。我们要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把学习这一活动规划好、设计好,建立起适合区域社会发展、适合当地人文环境、适合实际需求、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长远期规划。

    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区,要注意整合优化各类教育资源,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开放式和社会化的教育体系。从实践来看,我们要做到“抓龙头带四轮”,“抓龙头”就是抓好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新形势下把全党学习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快推进杭州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抓手。学习型党组织是所有类型组织的龙头,是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关键学习重点所在。要坚持领导带头学,一级抓一级,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平台,强化各级党组织理论中心组的规范化建设和示范带动作用。“带四轮”就是带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村)、学习型家庭建设。要准确把握各种行业、各类组织开展创建的方法和特点,把提升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作为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的主线。机关要强化服务理念,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效能,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企业要把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着力点,努力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村镇加大科技服务、科技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就业、科技致富的本领。社区与家庭要着力建设和谐社区与和谐家庭。

    第三是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各种场合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做到领导带头学,干部主动学,群众参与学。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各种资源的作用。策划宣传报道主题,组织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形成舆论强势。

    要在学习载体上有所创新

    要把学习这一活动广泛开展起来,就要设计适合各种群体、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各具特色,能够使人们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从我们的工作实践来看,可以采取示范学、系列学、实践学、互动学、交流学、促进学的“六学”方法。

    一是党政领导示范学。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仅意味着各级党组织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上要有新思路,而且在学习制度、管理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要进行新的探索,使我们的学习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为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江干区委八届七次全会专门出台了《进一步密切基层党群干群关系的意见》,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的倡导者、组织者,而且要成为自觉实践者、示范者。要加强和改进两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进一步规范区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一月一学、季度通报、经验交流和考核评优等制度,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在建设学习型城区中的模范作用,使理论学习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打造品牌系列学。即借助于学习型城区的建设,打造“月月读”的学习品牌。把每月的第2周定为“读书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开展读书、荐书、品书、换书、赠书、捐书等一系列形式新颖活泼、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举办 “我的读书格言”征集活动、“我读江干城市化这本书”演讲比赛、课本剧演出、自编报纸展示、学习型家庭报告会、优秀学子成才报告会等系列活动教育和影响更多人;组织开展的普通话比赛、电脑比武、企业文化论坛、家庭才艺展示、家庭科普知识大赛、实用技术培训、现场经验交流会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分级负责培训学。按照分级负责、全面培训的要求,制定《党员学习教育培训计划》,力争花5年时间,将全区21000余名党员集中轮训一遍。选派区管干部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浦东干部学院脱产培训。将社区(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纳入轮训计划,明确主体、层层落实。要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等三级网络作用,使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经常开展活动。

    四是明确主题实践学。即以“提升全民素质、建设中心城区”、“勤学习、善创新、促发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百名干部下基层”等为主题,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对象、不同层面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把学习知识与推动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强化干部的实践锻炼。特别是要立足于建设中心区的能力要求,完善在征地拆迁、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的良性机制,提高各级干部处理复杂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同时,广泛开展岗位创新活动,寓创新于岗位实践中,最大限度调动起干部群众提高岗位技能与创新素质的积极性。

    五是多种形式互动学。即在江干报江干新闻网开设学习动态报道、“大兴学习之风、提升全民素质”、“我的读书故事征文”、“读书与休闲”、“新书架”等专题、专栏,陆续推出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的头版头条及专版,积极报道各地各单位开展创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完善“江干新市民大讲坛”区、部门、街镇、社区(村)“四级发散式”的理论宣讲模式,使理论进基层工作从形式单一、单向灌输拓展为充分互动交流、注重因势利导的载体形式,提高实效性和长效性。继续倡导“一线学习法”和“交叉学习法”,推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学习、调研、交流,营造“一人深学、众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六是争先创优促进学。推出切实可行的导向性政策措施引导学习,努力在全区营造浓厚的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要开展十佳学习型班子、企业、公务员、家庭、社区(村)等评比活动,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召开隆重的全区创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一批创学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起到有效激励和推动作用。

    要在学习保障上有所创新

    提倡学习就是要有成效,就是让学习者学会学习、提高学力。但要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保障机制。

    建立学习引导机制。目前,各地各部门在学习上已形成了几种常规而行之有效的学习机制,包括开会,教育与培训、议事制度等,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一方面是继续抓好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各级组织要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人,细化指标,形成规定时间内必学,工作时间外多学的良好风气。要带头听课、带头笔记、带头宣讲、带头调研。另一方面是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机制。在保证原有学习机制的同时,要积极探索“菜单式”教育、“家访式”教育、“结对式”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不同群体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方式和内容。

    要对学习过程通过运作,全面掌握动态,作出正确及时的调整,促进有效的学习。首先是要有压力。学习是一种活动,也是一项硬任务。要明确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并将其列入工作责任制进行严格考核,同时,明确读完什么书写出多少字的读书笔记或体会,或列出调研提纲,撰写出调研文章。有了这些硬性指标,让学习者习惯成自然。第二是要有动力。要把学习成果与年终考评相挂钩,干部的提拔使用,评优评先都要首先过好学习关。对普通市民则通过树立典型大力宣传,让普通百姓体会学习的快乐与成就,以一些实实在在的外在动力,来激发学习者的内化作用。第三是要有向心力。要结合本地实际,设立共同愿景。如我们江干区提出“打造杭州中心区、构建和谐新江干”的总目标,就是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景。要让共同愿景成为每个市民参与学习的指路明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热潮之中。

    学习要突破“瓶颈”,就要舍得投入,强化学习环境的硬件建设。要充分发挥财政投资的主渠道作用。每年都要有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娱场所的管理和提量提质。建设完善人人参与学习的硬件环境。与此同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学习环境建设,适当放开一些学习场所通过市场化来投资建设,确保市民能够就近学习,随地学习,深度学习。

关键词:创新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杭州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