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宁波独有 > 经济大观 > 浏览文章

2011年宁波经济发展综述报告(2)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2/1/4 11:16:15
导读:  过去一年,宁波在应对新考验中赢得新胜利,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0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0万标箱,同比增长11.6%,稳居世界第六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成为全市各地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一年来,我市加大技术改造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淘汰了379家企业的落后产能,预计全年可减少用电10亿千瓦时、用能53万吨标准煤,并在全省率先实施了高耗能企业差别电价政策。一批节能型企业脱颖而出,经专家评估,仅镇海热力公司供热改造工程就可节约1.2万吨标准煤。

  在要素资源的倒逼之下,企业开始探寻新的增长动力。慈溪“人和光伏”进军光伏产业链前端,其生产的光伏接线盒受到全球行业巨头德国萧特公司的青睐,去年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利润逼近2亿元。来自市经信委的统计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19.1%。

  进入第三季度,受外部经济影响,部分企业遭遇银根紧缩、成本上升等压力,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推进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26条和金融扶持20条政策意见,涉及三年内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多项措施,支持企业解决融资难、市场开拓难、转型提升难等问题。

  逆势转型,不进则退。“尽管转型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但有宁波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为明天更加健康的发展积蓄能量。”刚刚对公司运输船舶进行彻底“换血”的丰华船务董事长乌根祥表示。

  共建共享惠民生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以后,社会的服务性需求会上升,收入分配、福利等问题更受关注。

  2008年人均GDP首超1万美元后,我市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1年,“加快提升生活品质”被写入了宁波“十二五”发展规划。

  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以就业富民、服务利民、教育强民、文化育民、卫生健民、保障惠民、和谐安民、关爱帮民为内容的“八大富民工程”,全力抓好“十方面实事”,努力构建和美幸福之城。

  元旦前夕,“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工程举行开工仪式。首期启动的是姚江大桥至解放桥段,全长约2.5公里,预计今年下半年可初具规模。

  上月底,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全面建成,宁波都市区“1小时高速交通圈”梦想成真。现在,从九龙湖到东钱湖畔,从慈城古镇到镇海招宝山,驱车仅需半小时。

  市民关注的“断头路”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总长10.8公里的22条“断头路”去年如期贯通。

  在市六区,一场清洁空气行动率先打响:三年淘汰在用燃煤锅炉。到去年底,禁燃区建设首战告捷,164台燃煤锅炉率先淘汰,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为了让更多百姓圆“安居梦”,去年全市累计安排财政资金23.8亿元,前三季度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89万平方米、24045套,完成目标套数的130.8%。

  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宁波农民和城镇居民、新老市民,实现了“同城同待遇”。2011年,我市启动了社会保障卡医保“一卡通”,近万名参保人员率先告别了异地就医的诸多烦恼。同时,宁波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民看病刷卡直报,311.6万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从中受益。去年秋季起,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宁波学生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费全免。

  发挥政府转移性支付的作用,对“平均线”以下的群体和地区给予更多关爱。临近岁末,我市专门出台了扶持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新政,从2012年起每年新增专项扶持资金1亿元,27个强镇(开发区)对口协作帮扶“16+3”区域。同时,给困难群众发放生活补助,落实食品价格补贴政策,去年两次发放价格补贴累计达2337万元。

  2011年,我市努力让广大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更好地造福民众,民生保障持续提升。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3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6400元,同比增幅分别在13%和15%左右。

  “十二五”开局之年,宁波经济社会奏响了一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新乐章。今天的四明大地上,千万新老宁波市民安居乐业、互惠共享的长卷正徐徐展开!

关键词:宁波经济,转型升级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宁波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