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宁波独有 > 经济大观 > 浏览文章

宁波未来发展如何?市政协委员出谋划策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1/7/4 14:44:41
导读:  宁波城市未来发展走向如何?这事关民生和市民幸福。今年3月份以来,市政协围绕“城市未来发展”这一议题,组建了5个专题课题组,深入到有关部门、企业和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在6月30日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

  宁波城市未来发展走向如何?这事关民生和市民幸福。今年3月份以来,市政协围绕“城市未来发展”这一议题,组建了5个专题课题组,深入到有关部门、企业和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在6月30日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上,各课题组分别从城市低碳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三江六岸”品质、卫星城市试点、公共危机管理5个方面,分析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促进宁波城市低碳发展

  “随着低碳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低碳发展正在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民建宁波市委会课题组指出,“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城市居民等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课题组指出,当前,宁波城市低碳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亟待加快、建筑节能推进步伐缓慢、城市交通拥堵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仍然严峻等诸多挑战。

  “低碳发展为宁波提供了赶超其他先进城市的机会,为此我们应及早采取措施,促进宁波城市低碳发展。”课题组建议,我市应调整能源结构,建立清洁高效的消费体系;转变建设模式,推进节能建筑的发展;重视森林碳汇,推动森林蓄积量增长;完善政策体系,健全低碳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宣教力度,培育全社会低碳意识。

  加快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香港、新加坡等先进城市公交出行率在60%以上,而我市城区公交出行率长期徘徊在20%左右,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市政协人资环和城建委课题组根据所掌握的一系列数据和材料得出结论:目前,我市公交事业发展滞后,公共交通满足不了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需求。

  课题组指出,当前我市公共交通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交优先的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公交体制不适应公交事业的发展,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没有建立,公交规划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课题组认为,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出行难”的主要途径,我市应加快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为此建议我市抓紧修编公共交通专项发展规划;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为战略导向,把建设“公交都市”作为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组建宁波市公共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一城一交”的公交体制;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交事业统筹管理。

  提升“三江六岸”品质

  “三江六河塘、一湖居其中”,这是宁波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最大的特色。市政协人资环和城建委课题组经深入调研发现,我市“三江六岸”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区块特色没有形成、景观效果缺乏特色、建筑品质有待提高、交通体系建设滞后、文化内涵沉淀不厚。导致“三江六岸”品质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开发建设缺乏规划引领、建设管理缺乏协调机制等。

  课题组认为,我市应积极提升“三江六岸”品质。“三江六岸”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必须树立打造百年精品的意识。要高起点编制“三江六岸”总体规划,高水平进行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高质量打造百年精品建筑,高标准进行城市管理。要完善“三江六岸”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强化区块建设,重塑滨水景观。

    加快卫星城市发展

  200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卫星城市建设的决定,按照打造现代化小城市的发展目标,赋予部分具备条件的中心镇以更大的管理权限和更加灵活的政策,使之实现从乡镇到城市的历史性跨越。

  九三学社市委会课题组指出,一年多来,卫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凸显,主要有:卫星城市的功能定位有待明确,资金、土地和人才等要素保障有待加强,配套体制改革有待加快,管理理念有待更新。

  课题组建议,我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转变思想观念,凝聚发展合力,支持试点镇加快卫星城市建设。要根据卫星城市不同的区位条件和特色优势,对不同的卫星城市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要加强分类指导,探索体制改革,加大要素保障,增强发展后劲,发挥特色优势,加快产业升级,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质。

  加强城市公共危机管理

  “从我市的城市特点、产业特色、今后发展战略来看,未来宁波城市可能引发的公共危机主要有四个方面:危化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公共危机、环境污染引发的公共危机、港口作业与船舶碰撞引发的公共危机和高层建筑火灾引发的公共危机。”这是市政协社法和民宗委课题组调研后得出的结论。

  课题组对宁波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市应对公共危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应急指挥协调机制不全,应急救援能力不强,应急保障能力不足,应急保障法规缺失,安全防范措施薄弱。

  课题组认为,当前和未来我市城市公共危机管理要立足防范,重心前移,未雨绸缪,重点解决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薄弱环节,加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保障等方面工作,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关键词:宁波经济,宁波城市建设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宁波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