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office社区 > 天下时论 > 浏览文章

家庭办公,减负不添堵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11/23 13:53:02
导读:

    北大教授郑也夫先生,作为一个称职的社会学家,一直热切关注社会现实及其趋向,对现实问题敢开药方,或发表预见。最近见报的高论,是提出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一个途径,就是在家办公。但冠之以“新思路”,过分抬举了。不但这种说法不新,实践也早就跑在前面了。

    上班不等于工作,同样,在家也未必不办公。甚至,工作与上班之间,有时没有必然联系。乍一听不用上班,几乎是人人都喜欢的;于资源普遍紧缺的城市道路交通来说,当然也求之不得;单位呢,也能省水省电节能减排,似乎皆大欢喜的。但现实未必如此。首先看领导。有的领导未必看重你干出多少实事,就喜欢眼前下属排排坐、吃果果的,能从济济一堂的场面感上,满足成就感。还有就是上班上惯了,约定俗成了,员工不去单位赶集,扎扎堆、串串岗、谈天说地,难过的,这一天太阳也不会落山的。如果被领导强行赶回家去,一年半载,还真容易得忧郁症呢。毕竟,人是群居性动物,自从树上移居山顶洞,一直有抱团取暖的生物基因。

    我以为除了从事社会公共服务行业的,也有些特殊岗位是需要时时在岗的,比如会计出纳。结果一位做财会的说,根本用不着天天上班的,大不了一三五上班,二四在家,办公效率,还是在家高多了。的确,现在通行大办公室上班,受干扰,影响办事效率,难免的。最极端的,是吃和睡,都在单位,真正地“公家人”了。

    如果从缓解城市交通的角度考虑,无论是上班或在家办公,都可以有所不同的,或几天来几天不来,平时不来有要事来;也可以几天来全天,几天来大半天或小半天。尤其八小时内出工不出力,倒不如规定任务,以效绩为首要考核目标。

    交通拥堵与网络普及,两头夹攻,迫使在家办公的现象,只会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再者,现在的办公模式,基本上也都是各占一方的“封建割据”,也就是说,或大或少,都有自己的领地。我觉得,随着“楼宇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最有可能突破这种固有格局,即普遍地人机分离,岗位轮流坐庄,没一人专用的办公桌。按“市场细分”的原理,把工作区域细分,即保持绝对安静的上机区、相对轻松自由的茶座区,可以小憩,可以交流,也可以接访。省出的空间和上班时间,都是低碳化的利润。说不定,房价都以因此而维稳了。

    能否家庭办公,最终的决定因素,一是领导二是工作性质。难以想象大医院的医生都回家办公了,120该何处何从?毕竟,好多事情,还是“百闻不如一见”的,哪怕网络再发达。也就是说,家庭办公不会从根本上取代单位的集体式办公的。只不过,现在家庭办公的时空,大有拓展余地。这或许能成为衡量一地发展水平和幸福感的指标。

关键词:家庭办公,楼宇经济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杭州日报-吴山时评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