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office社区 > 转型服务 > 浏览文章

2009年浙江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

  • 杭州写字楼网
  • 2008/12/19 14:57:32
导读:

  二、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由于“十一五”前两年(2006-2007年)浙江经济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3.9%和14.7%,因而若2008年GDP的增速保持在10%左右,则2009-2010年全省GDP只要稳定在年均增长3.5%的水平以上,即可确保实现“十一五”GDP年均增长9%的预定目标。

  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经济发展不仅要面对结构调整和周期性波动的压力,还要应对国际经济金融的不确定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趋缓和消费预期降低,特别是农村消费未能有效激活,制约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政府投资尚未有效带动社会投资的跟进,节能减排又对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升级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亟待增强。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问题

  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演变,使得浙江经济已感受到了不利因素的影响:外部需求收缩,出口面临更大困难;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投资后劲不足;收入预期下降、财富效应减弱,开始抑制消费的增长等。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步入经济衰退期,将对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浙江经济带来中长期的影响与压力;“出口转内销”的企业策略,也将受制于国内经济与需求增速的放缓。

  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演变,将使2009年浙江经济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因素:全球金融市场是否已稳定下来?全球经济衰退还会走多远?金融危机将如何进一步影响实体经济?美元汇率的前景如何?资源品价格的走势如何?全国经济下滑的幅度会有多大,是U形还是V形?

  所有这些因素,目前看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从而加大浙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

  投资扩张的结构问题

  政府大规模投资尚有待社会投资跟进。在一系列扩大内需的举措中,政府主导性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幅度增加,无疑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效激活内需,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投资能否积极响应和迅速跟进。2009-2010年浙江将安排80个左右的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在8000多亿元,其中两年内要实现的投资为4000多亿。这些政府性投资项目能否配套一批相关的社会性投资,能否通过改变区域投资环境、形成投资需求来带动一批社会性投资,能否发挥政府投资计划的导向作用来引导一批社会性投资,对全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重大。

  投资规模的扩张尚有待投资结构的优化。当前,经济总体处在下行过程中,房地产市场进入周期性调整并拖累钢铁、水泥等上游产业,部分制造业行业产能过剩,节能减排约束趋紧,这些都对投资方向的选择和投资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张投资规模,决不意味着放松投资要求,决不意味着不环保不达标项目可以蒙混过关,决不意味着“保增长”就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相反,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能否继续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能否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更多地向技术改造、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三农发展和民生工程倾斜,将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消费拉动的增强问题

  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亟需进一步增强。中长期看,消费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而稳定,对全省近20年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消费每增加1元,产出相应增加1.70元;净出口每增加1元,产出相应增加0.61元;投资每增加1元,产出相应增加0.47元。而从短期看,投资和出口对全省经济波动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尽管如此,没有消费的支撑,投资的扩张是难以为继的;而且消费一旦激活,对经济增长就具有持续稳定的支撑作用。在目前经济增长势头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减少的严峻形势下,提高消费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仍是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最终消费需求亟需进一步扩大。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键是扩大消费者对社会总产品的最终使用或消费。目前浙江面临的问题:一是如何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增强全社会的最终消费能力。二是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工就业,拓展农村消费需求,使内需经济中的“消费洼地”转变为巨大的消费市场。三是如何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特别是如何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培育住房、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拓宽消费空间;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服务业的带动问题

  服务业是“保增长”的重要推力。产业结构失衡是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十五”期间,浙江圆满完成了几乎所有主要经济指标,但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却未能达标。2007年,全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0.7%,距“十一五”45%的预定目标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2012年达到47%的预定目标,尚有相当差距。这种差距,既是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但同时也为下一步的“保增长”提供了很大的调整结构的空间。

  服务业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力。浙江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全省的经济增长。
  当前其中的突出问题,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问题。生产性服务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提升制造业,就要使产品附加价值逐步由加工、组装、制造向价值链的上游(研发、原材料采购、设计)延伸和转移,向价值链的下游(品牌、渠道、物流、金融)延伸和转移。而这上下游基本上都属于生产性服务。没有这些生产性服务,浙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难以实现的。生产性服务业又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关键环节。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污染相对较少、就业弹性相对较高、技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特点,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直接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浙江服务业之所以长期发展滞后,主要原因就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因此,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共进,是浙江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三、可选的对策和建议

  2009年,浙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保增长、扩内需、促调整。为此,加大投资力度,不仅要考虑投资效益、投资结构,还要实现区域性均衡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关键是发展农村消费与各类服务业,尤其是要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而互动提升制造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要加快出口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积极培育技术和品牌竞争优势。增强创新驱动能力,要强化创新战略,完善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激励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型企业”,稳步提升浙江在全球产业网络和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建立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要着力提高全省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第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

关键词:经济转型升级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钱江晚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