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中:答房地产商任志强书
- 杭州写字楼网
- 2009/4/16 15:49:00
导读: 我连续两年在《社会发展报告》中提出“在买房问题上不存在‘刚性需求’”的观点。这事关要不要在价格畸高时买房,是任先生最听不得的。什么是“刚性”?任先生有最好的阐述:是&l
我连续两年在《社会发展报告》中提出“在买房问题上不存在‘刚性需求’”的观点。这事关要不要在价格畸高时买房,是任先生最听不得的。什么是“刚性”?任先生有最好的阐述:是“迅速地爆发出来并转换成了购买能力”,“刚”者:硬性需求,不变也,是“一定要”、“迅速”实现的需求。但任先生又絮絮叨叨地辩解:“刚到什么程度才能变成实际的购买行为是弹性的。这不是需求的弹性,而是价格的弹性。刚性是指居民要不要改善居住条件,价格弹性是指是否有能力消费!”如果需求是在一段时间里可满足也可不满足的,哪还叫什么“刚性”?
例如许多房地产商和任先生一样,乐于把每年有多少人结婚需要婚房作为“刚性需求”的经典实例。确实,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住房消费需要,但是在畸高的房价面前拒绝购买或无力购买。2008年北京有近12万对新人,但一共只卖出去94200套住宅,总还不会全部卖给新婚夫妇了吧!但是大家婚照结,房先不买。还是我那句话,“住房需求相对而言是弹性的。买不起大房子可以买小房子,买不起房子可以租房子,住宅消费能力与房价找不到交汇点时,只能是有价无市”。
其实我还有先生更不爱听的话:“一直要坚持到房价理性回归,个人能够承受再买房。”先生愿意拿住房“刚性需求”和食品的刚性需求相提并论,只可惜,去年以来大家不买商品房了,一样的经济环境,君可见大家也不买食品了吗?
还要告诉任先生的是,2007年北京城镇从业人员745.4万人,而截至2008年年底,北京地区建立住房公积金单位的职工为429.24万人,没有住房公积金的至少占从业人员数的40%。任先生,请别忘了给自己公司工地上的民工存住房公积金啊!
戴建中(北京社科院副所长)
关键词:观点,评论
返回顶部
- 责编:8011
- 浏览:
-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阅读:
- ·财经评论:买余额宝赚到的贷款时都得吐(02/26)
- ·罗兰贝格王荣:商业地产将要面临死亡号(02/21)
- ·叶檀:写字楼投资要在人气集聚区(09/21)
- ·茅盾奖,老作家们的天下(08/22)
- ·评论: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09/08)
- ·时评:股市打喷嚏!楼市会感冒?(08/20)
- ·媒评:中国商业地产的失败根源(08/11)
- ·邹锡昌:别抬杠别对赌早退休(08/11)
- ·时评:稳定房价上涨预期至关重要(08/11)
- ·房产时评:国土部掉进开发商设下的陷阱(07/31)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