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广告传媒 > 报纸杂志 > 浏览文章

新民周刊的海派气质与诉求智慧(2)

  • 杭州写字楼网
  • 2009/7/30 10:55:41
导读:    《新民周刊》出生在上海,又与海派文化的经典代表《新民晚报》血脉相连。该如何独树一帜,卓尔不群,凸显一份上海出版的新闻性周刊的品质?这是自创刊以来,办刊人始终苦苦思索、孜孜以求的。本文试就《新民周刊》(以下简称“周刊”)的海派气质与诉求智慧等方面作一点探索。     培养海派气质的文化底蕴与可能性     一个人的气质是通过外貌和语言行为体现的,一份出版物的气质则是通过具体文字、图像表现,作

    在关注民生中体现上海媒体的智慧

    在“周刊”的智慧诉求中,除了写作技巧外,更值得探讨的是对题材的选择与分寸的拿捏。

    对于所有主流报刊都强化报道的重大题材,“周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贯彻宣传纪律,但在解读和编辑上,则使读者能明确感到上海文化的特色。

    更能引起读者同感的,是“周刊”追求的目标。随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话题出现。比如“周刊”经常花大篇幅报道外省人(包括港澳台同胞)、外国人在上海的发展机会、投资环境与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还特别关注“新上海人”对上海的贡献,对本土上海人的激励、甚至文化冲突,由此反映出上海这座城市的亲和力、发展与投资机会、公平公正、文化背景与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周刊”还经常关注海归人士在学成归国后创业发展的情况,并通过对专家的专访,对有关方面的政策制定和机制导向也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比如获知在沪生活工作的外籍人士达到16万,记者就通过对其中代表性人士的跟踪采访,写出了《你在上海还好吗》系列报道,从生活、工作多层面进行报道,为外籍人士92%满意率的官方结论提供了佐证。此外还通过对受访者“周刊”阅读率的调查,拓展了报道面。

    关注民生也是“周刊”的一大特色,最近几年关注此类的报道话题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拿出来讨论。比较有影响的有《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为何不给中小企业更多机会》《周立太:穷人欠我500万》等,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和好评。

    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上海城市建设中的问题比较敏感,但“周刊”从不回避。比如《与加油站为邻:大城市隐忧》《激辩中产之税》《中国式通胀》等,都抓得很准很快,并在采访和表述时渗透进上海市民的智慧,以他们独特的视角来评判。

    另一方面,虽然事件发生地不在上海,但历史上与上海有着因缘。比如《深圳小产权房试水》,在上海高房价的背景下很容易引起热议;《武汉赛马试水》,因为上海曾是最早引入西方赛马运动的城市,上海市民对香港赛马也不陌生。所以赛马在武汉开闸试水的消息一出,即派记者前往采访报道,果然引起读者的热议。

    与长三角的地域关系,与港澳台的亲缘关系,与欧洲发达国家的政治与文化交流历史所形成的认同感,“周刊”对这类题材的报道是有优先选择思路的。

    在文化与风尚中传递城市的现代化信息


   “文化品位是对现代高层次的要求,而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必将是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力。”所以在“周刊”的文化报道中,特别注重品格的培育,既是对周刊本身,也是对报道内容,更是对读者素养的提升。由于创刊之初就达成这个共识,文化报道就成了“周刊”的强项,力求丰富海派文化,增强海派气质。比如创刊至今对每一届上海双年展的深度报道,由于能够采访到中外策展团队和中外艺术家,记者又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问尖锐而直击要害,让艺术家在回答质疑过程中,使普通读者得以较为轻松平和地进入尚处探索阶段、颇多争议的当代艺术领域。这类报道在上海同行中都被视作权威解读,也深受艺术家的好评。

    《我所理解的王元化》《做像“切”那样的人》、《回忆我的朋友林风眠》《李行,我心中的谢晋》《贾樟柯:和“上海”在一起》等,还有一批与上海有着密切关系的各界名流,都是重点跟踪报道的对象。“周刊”通过这类报道,揭示了上海为他们成功提供的滋养和机会,以此来提升上海文化的影响力。

    “周刊”对发端、发生于上海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事件向来是很关注的,近几年来就锁定中国电影100年、中国话剧100年、中国流行音乐80年、《梁祝》50年、“星星照耀400年——徐光启、利玛窦与上海”、恢复高考30年、知青上山下乡40年、中国油画100年、海派旗袍100年、上海滑稽50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同时也注重反映在特定条件下价值重新发现的文化现象,比如上海方言的回归与上海人、Art Deco艺术在上海、中国奢侈品复兴与上海、梅兰芳与上海、盛宣怀档案与上海、外白渡桥100年等进行重点专题报道,将宏大的文化事件与上海的成长联系起来,从中寻找上海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联系,互为作用的案例,从而得出先进文化对一座城市现代化的刺激作用。

    当然,现代文明是由都市文明主导的,都市文明的核心价值就是怀疑与批判。因此,“周刊”从来就没有放弃文化批判的立场和话语。十年来,这类报道屡获喝彩,仅近三年,就先后策划过《电视烂剧TOP10》《综艺圈成了垃圾山》《追问“赤壁”》《世上没有新儒学》《十年一觉贺岁梦》《山寨版春晚》等重点报道,为海派评论增添了新的内涵。

    “周刊”虽然不是时尚类杂志,但在风尚引领上也没有失语。因为上海是一座风尚城市,风尚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周刊”做过的重点报道如《风尚三十年、风尚三十人》《静安南京路:下一个第五大道》《二号线生存》《汽车是张牌》《中国畅销书真相》以及环球金融大厦、豪华邮轮的体验式报道等,都从文化层面和经济层面进行了深度解读。

    “周刊”很早关注到盛大网络这一企业的成功发展,以及网络游戏、网络购物作为一门新兴产业的广阔前景,还有与传统文学的联姻及颠覆的可能。“周刊”以生动有趣的案例预示网络时代的更大空间以及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这样的报道得到宣传部领导的高度肯定。

    “周刊”除了对新时尚的解读与成因分析外,对老时尚的钧沉与符号拭新也一直很注意。通过饶有趣味的报道探寻海派文化根源,同样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为观点和声音的有机构成,“周刊”的专栏也是极具海派气质的。邀请的专栏作者大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善于将自己的思考或真知灼见转化成个性鲜明的文字。专栏作为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能体现杂志的风格,如果运作得好,并不会削弱、挤压另一部分人的公共话语空间。在现有的专栏作家中,大多属于具有海派气质、理性、智慧的学者。

关键词:
  • 返回顶部
  • 责编:5sw
  •        
  • 浏览:
  • 来源:人民网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