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创意文化 > 文化艺术 > 浏览文章

道、礼与和谐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7/26 11:23:34
导读:

    主讲

    张辛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学是民族文化概念,基督教文化归咎起来是神学,中国文化不是宗教,而是人学。换句话说,国学讲的就是“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梁漱溟先生曾经用非常形象的话形容:国学只是在自家生命和自家生活上理会。归根结底,国学就是在讨论,人应该如何活着,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自从北大教授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开始,国内一时间掀起了国学热潮。那么多人讲国学、论国学,“国学”究竟是什么呢?

    我认为,国学其实就是两个字——人学。

    国学是民族文化概念,基督教文化归咎起来是神学,中国文化不是宗教,而是人学。换句话说,国学讲的就是“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梁漱溟先生曾经用非常形象的话形容:国学只是在自家生命和自家生活上理会。归根结底,国学就是在讨论,人应该如何活着,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形而上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

    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渐渐投向中国、投向中国国学,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来。追究国学日渐升温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活出现了问题。

    人类的异化其实一直是被讨论和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全人类的生命状态。何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却越来越物化和异化呢?总结当今人类的基本状态,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九个字:蔽于用、役于物、迷于客,即被实用所蒙蔽、被物质所奴役、被客观所迷惑。

    这些状态都是和国学的基本精神相悖的。我们应该如何活得好,活得理想,活得有意义?国学的基本精神告诉我们,人应该向内用力,做好自己。不要和别人争抢,做自己向内用力是加法,和别人争抢是减法。每个人的精力能力智慧都是有限的,做自己就是将我们有限的精力和智力用在该用的地方。

    有人将人类异化的原因归咎于教育,当教育只是为了传授专业化的知识,而不是为了培养人,那么最终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个盛放知识的器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没有作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和情感。这样的器物没有灵性,是死板的。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君子不器。君子不应该成为一个工具,只满足于一专一技一能一艺,满足于具体现象、具体事实、具体器物。人类生命如果走向科技化,这绝不是人类的幸福,而这是人类的巨大悲哀。

    “五四”运动请来两个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不可否认,这两位先生确实不辱使命,帮助中国人做了很多事情,摆脱了水深火热的局面,让我们的物质文明获得了很大发展。但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这两位先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们都只属于形而下者。他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具体有用实在的东西。

    黑格尔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形而上学,那么这个人就是庸俗的。只有形而上者,才是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地方。人类的精神生活,仁义礼智信,喜怒哀乐等等,都是形而上的东西。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知道基本的人生道理是什么,人活着才是自觉的、有滋有味的,我们的生命境界才得以提升。反观科学,我们意识到,科学只能服务,不能领导,因为科学不能使人性得到完善。我们不能一味迷信科学、崇尚科学,它只能服务于我们的身体,无关乎我们的心灵。

    人活着为了追求心灵最大愉悦

    人类社会面临三个世界。

    第一个世界是神的世界。所谓神,就是形而上学,这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人是有宗教情怀、心存敬畏的。神是人类社会的起点。当我们无力无助的时候,总是幻想冥冥之中有力量来支持我们,于是神就被创造出来,帮助人类走过最困难最落后的时期。

    第二个世界是物的世界,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神权统治了人类历史99%的时间,直到人类认为自己拥有了主宰自己命运的能力。中世纪以后,工业革命的爆发引领人类走向第二个世界。从此,我们享受着越来越发达的物质文明。

    第三个世界就是孔子所开辟的属于人类自己的世界,是以心主宰的世界。

    我们不对前两种世界做简单的褒贬,因为他们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神给人慰藉和希望,维护社会秩序。物给人带来舒适和享受,提高生活质量。但仅仅有神是不够的,因为它是生命以外的东西,只指向人的灵魂而不顾人的身体,只负责死后的生命。仅仅有物也是不够的,它也是生命以外的东西,只关乎人的身体。庄子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物不能提高人的生命境界。

    1988年1月28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讨论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在21世纪,人类如何生存下去?他们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中国的国学,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有非常简单却十分智慧的逻辑。人不是神,不能永远活在神的世界,不能永远听命于神的主宰,人也不是物,不是器物或动物,不能永远活在物的世界,所以人只能生活在人的世界。相对于身体,心才是人的主要构成,人的世界靠心来维系,所以人的世界也是一个由心来主宰的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是唯心的,安顿心灵离不开神,安顿身体离不开物。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彼岸世界,也不是为了追求物质的满足,而是为了追求心灵的最大愉悦,这也是人生的目的所在。

    孔子的智慧
    是国学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智慧,就是国学的基本精神,是形而上的道礼。那么道是什么呢?说文解字云,道所行道也。一个“道”字,包含了五个元素:谁走的道,道的起点,道的原因,道的途径和道的归宿。

    孔子认为,中国的道是人道,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落实到了人的生命和心灵。我们所走的道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所开创并引领后辈们一代代走过来的,它是途径同时也是一种起点,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5000年经久不衰,是因为选择了一条正确道路,唯天为大,天以其高明、深厚和悠久作为人道的原则和依据。孔子根据天道中正之道找出了适合中国社会的独特道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并不是我们以前所认为的“和稀泥”、“不偏不倚”、“做和事佬”,“中”即适中、合适,中庸的基本精神在于使人的行为适当适度。不论在过去、今天还是未来的中国,中庸的基本价值都应该受到肯定,中庸的精神都应该被弘扬。

关键词:国学文化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杭州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